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学院概况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中国绿城、全国文明城市、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一所以水利、电力、机电、建筑、计算机与信息等工科类专业为主,经济、管理等人文类专业有机结合的创新型高职学院。院始建于1956年,原名南宁水利学校。1970年更名为广西水电学校,2002年升格为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广西范性高职院校、广西职业教育攻坚示范性高职院校。2018年获水利部授予全国优质水利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和全国优质水利专业建设点。同年,获批为教育部第三批、自治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9年获批为广西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建设单位。学院拥有由博士生导师2人、博士7人等组成的443人专任教师团队,其中硕士以上202人,高级职称145人。学开设有8个系2个教学部,54个高职专业。在校全日制学生约18000人,在校函授生277人。学院建成国家重点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省级优质专业12个、优势特色专业6个、示范特色专业及实训基地6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联合培养本科人才专业3个,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首批广西职业教育专业发展研究基地1个。学院因此被社会誉为“水电人才的摇篮”。
报告说明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根据教育部办公厅下发关于编制发布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的通知等文件精神,结合学院实际,编制发布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全面系统反映学院毕业生就业工作,并以此作为招生计划安排、学科专业调整和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进一步深化就业与招生计划、人才培养的联动机制。本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就业特点、就业相关分析、发展趋势以及对教育教学的反馈,数据主要来源于第三方专业机构麦可思所实施的应届毕业生培养质量评价项目,调查面向2020届毕业生4732人,共回收问卷3245份,主要涵盖就业特点、就业相关分析、就业对教育教学的反馈等方面内容。
第一章业基本情况毕业生规模和结构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总毕业生人数为4732人,其中男生占76.9%,女生占23.1%。毕业生分布在8个院系,规模较大的院系是电力程系、水利工程系。在51个专业中,规模较大的专业是工程造价、供用电技术、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就业率方面,2020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为91.76%,年底就业率为95.5%。男生的就业率为95.1%,女生的就业率为96.9%。就业率较高的院系是机电工程系(97%)、电力工程系(96%),就业率较高的专业是工业机器人技术、通信技术、给排水工程技术等。
毕业去向分布毕业生毕业后的去向主要以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为主(55.7%),其次是升学(20.4%)、其他录用形式就业(10.9%)。男生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比例为58.1%,?生为47.9%。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比例较高的院系是电力工程系(66.8%)、汽车工程系(65.0%),比例较低的是水利工程系(41.8%)。签就业协议形式就业比例较高的专业是水土保持技术(85.7%)、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71.7%),比例较低的是物联网应用技术、工程造价、汽车电子技术等。
未就业情况分析2020届未落实去向且暂不求职也不求学的毕业生中,有16%、15%的毕业生在准备公务员(事业单位)考试和准备创业。疫情对毕业落实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招聘岗位减少、求职难度加大等方面。
疫情影响求职就业的主要方面疫情对求职就业影响较大的毕业生中,71%认为招聘岗位减少,就业难度加大,68%认为求职、实习、面试等进程受影响。
就业流向毕业生主要从事的职业为建筑工程(18.1%)、电力/能源(14.1%)。主要从事的行业类为建筑业(20.0%)、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18.2%)。就业用人单位类型以民营企业/个体(51%)为主,就业于国有企业的比例为43%。
就业毕业生的地区流向已就业的毕业生中,74.0%在广西就业,主要就业城市为南宁(26.9%)、柳州(17.0%)。
毕业生的升学况2020届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为14.9%,升学比例较高的院系是水利工程系(22%)、建筑工程系(19%),比例较低的是信息工程系(8%)。
毕业生的创业情况2020届毕业生自主创业比例为1.7%,主要原因是理想成为创业者(34%)。创业的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建筑业(15.6%)。
通过以上数据,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展现了学院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就业流向、升学情况和创业情况,为学院未来的招生计划和教学改革提供了重要参考。
广西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字数:约1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