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第一部分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
一、毕业生规模与结构
(一)学历分布与性别比例
我校2018年毕业生共8674人(不含港澳台及留学生),其中,博士生1209人,占毕业生总人数的13.94%;硕士生3955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5.60%;本科生351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40.46%。在我校8674名毕业生中,男生5130人,占毕业生总数的59.14%;女生3544人,占毕业生总数40.86%。毕业生男女性别比例为1.45:1。
(二)生源地分布
2018年我校毕业生人数居前十位的生源地省市为:上海市(1248人,14.38%)、江苏省(940人,10.83%)、浙江省(763人,8.79%)、山东省(708人,8.16%)、安徽省(589人,6.79%)、河南省(583人,6.72%)、湖北省(472人,5.44%)、江西省(327人,3.77%)、四川省(297人,3.42%)、湖南省(269人,3.10%)。
二、就业率与毕业去向
截至2018年10月31日,我校2018年毕业生就业率为98.56%。其中,签约就业比例为58.01%,国内升学比例为24.41%,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2.95%,灵活就业比例为3.19%,暂不就业比例为0.44%,去向待定比例为1%。
(一)分学历统计毕业去向
2018年我校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的就业率均达到98%以上,分别为98.01%、99.06%和98.51%。按学历层次统计,本科生签约就业比例为24.99%,国内升学比例为40.97%,出国(境)深造比例为26.32%,灵活就业比例为5.73%;硕士生签约就业比例为80.69%,国内升学比例为13.22%,出国(境)深造比例为.94%,灵活就业比例为1.21%;博士生签约就业比例为79.74%,国内升学比例为12.90%,出国(境)深造比例为3.56%,灵活就业比例为2.31%。
(二)分性别统计毕业去向
分性别统计,我校男生和女生就业率相近,分别为男生就业率98.61%,女生就业率98.47%。我校女生签约就业比例高于男生,达到61.54%;而男生国内升学、出国(境)深造比例和灵活就业比例均高于女生。
(三)分生源地统计毕业去向
按生源地统计毕业去向,上海生源学生签约就业比例为44.71%,国内升学比例为23.48%,出国(境)深造比例为26.84%,灵活就业比例为3.45%;东部各省市(除上海生源外)学生签约就业比例为57.04%,国内升学比例为25.59%,出国(境)深造比例为13.34%,灵活就业比例为2.66%;中部各省市学生签约就业比例为64.67%,国内升学比例为22.86%,出国(境)深造比例为8.26%,灵活就业比例为2.93%;西部各省市学生签约就业比例为57.55%,国内升学比例为26.16%,出国(境)深造比例为9.28%,灵活就业比例为5.06%。
(四)院系毕业生就业情况
我校毕业生分布在33个院系(研究院)中,有32个院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5%以上,占我校院系数的96.97%,其中14个院系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
第二部分 毕业生就业结构
一、就业地域分布
从就业地域来看,我校毕业生主要就业省市为上海市。博士生、硕士和本科生就业人数分别为623人、2325人和589人。除上海市外,我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较多的省市依次有:广东省、浙江省、江苏省和北京市。
二、单位行业流向与就业分布
从就业单位所属行业来看,我校毕业生就业最多的三个行业分别为制造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以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全校就业单位行业分布主要以企业为主,其中居首位的是民营企业。
三、升学分析
学校确立了"综合性、研究型、国际化"的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目标,2018届本科毕业生深造率达到了67.29%,其中国内升学率为40.97%,出国(境)深造率为26.32%。
(一)国内升学
我校2018年毕业生中选择国内升学的共有2117人。绝大多数留在本校升学有1829人,其次C9高校(除本校外)有145人,第三为双一流高校(除C9外)有46人
(二)出国(境)深造
2018年毕业生中选择出国(境)深造的学生共计1123人,其中博士生43人,硕士生156人,本科生924人。出国(境)深造目的地主要为美国,录取我校毕业生人数排前三位的高校分别是密西根大学、卡内基梅隆大学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四、重点单位就业
2018年我校毕业生就业人数超过10人的就业单位达70家,主要赴军工、电力电网、通信、汽车、装备制造、金融、医疗卫生、互联网等行业领域就业。
以上为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的内容。
2018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