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科技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一、 上海科技大学简介上海科技大学(ShanghaiTech University,简称上科大ShanghaiTech)是
所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与中国科学院共同举办、共同建设,由上海市人民政府主管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2013年建校。学校致力于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培养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提供科技解决方案及发挥思想库作用,积极投身高等教育改革、参与上海科创中心建设,努力建设一所小规模、高水平、国际化的研究型、创新型大学。学校以理工科为主,现设有6个学院、5个研究院所、3个科研中心和3个书院。学校设立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创业与管理学院、创意与艺术学院和生物医学工程??院,实行大学院制,学院下不设系;设立人文科学研究院、数学科学研究所、免疫化学研究所、iHuman研究所和2060研究院;设立大科学中心、量子器件中心和终极能源中心;还设上道书院、科道书院和大道书院。学校学科和专业设置立足办学定位,主动服务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6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本科招生专业10个,涵盖物理、化学、材料、生物、信息、管理、艺术、数学等。2014年学校开始招收首届本科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8届2884名本科生,2021年面向全国18个省(市)选拔招录了430名本科生。2013年-2016年,学校与中国科学院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究生。从2017年起,学校开始独立招收培养硕士和硕博连读研生。迄今已连续招收了9届5047名研究生,其中1421名转博。学校规划到2025年在校生规模为本科生2000名左右,研究生4000名左右。学校着重培养学生"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从事科学发现、高技术创新与新兴产业创业的拔尖人才。本科生培养遵循"宽口径、厚基础、小规模、国际化"的目标,突出思政教育、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研究生培养注重结合重大科学设施和重大科研项目,不断深化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提升研究生的原创能力。按照一级学科制定培养方案,突破"流水线式"人才培模式,注重研究生的"个性化培养",要求研究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个人培养计划,鼓励研究生跨学科、跨学院选修课程。学校始终坚持创新报国的责任,积极投身、深度融入上科创中心和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承担了重大科学装置建设任务,与张江、临港和广州实验室开展深度合作。学校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瞄准基础研究前沿领域,推动学科交叉和科教融合,在光子科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能源科学等重大创新领域积极布局,取得了多项重大原创性成果,科技成果转化成效显著。2022年2月14日,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通知,学校入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二、2021 届毕业生基本情况与毕业去向(一)毕业生基本情况2021届共725名毕业生,其中本科毕业生333人、硕士毕业生227人、博士毕业生165人(硕士毕业生中授予上科大学位144人、授予国科大学位83人;博士毕业生中授予上科大学位34人、授予国科大学位131人)。男生占比67.45%,女生占比为32.55%。各学院毕业生数及性别情况详见表1。
表1 2021届毕业生分学院及性别情况
学院学历层次毕业生数男生女生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906921
硕士784632
博士765323
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472324
硕士531934
博士723240
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本科19615838
硕士967422
博士17152总计725489236
本科毕业生分布于6个专业,理科、工科各3个;毕业研究生分布于9个(含国科大2个)一级学科,理科5个、工科4个。本科毕业生的专业分布详见表2,毕业研究生的学科分布详见表3。
表2 2021届本科毕业生分专业情况
专业名称毕业生数物理学40化学14生物科学47材料科学与工程36电子信息工程61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35总计333
表3 2021届毕业研究生分学科情况
学科名称硕士毕业生数博士毕业生数物理学198化学2525生物学5363材料科学与工程3335电子科学与技术2910信息与通信工程2914计算机科学与技术390药学(国科大)09天文学(国科大)01总计227165
2. 毕业生生源725名2021届毕业生,其中上海生源126人、非上海生源599人,非上海生源占比达到82.62%。各学历层次中,均以非上海生源为主,分别为:本科67.87%、硕士93.39%、博士96.36%。各学历层次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详见表4-6。
表4 2021届本科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
生源地人数
上海市107山东省43江苏省39河南省30四川省22浙江省21湖北省15辽宁省13北京市12天津市9江西省5福建省5云南省5贵州省4湖南省1陕西省1甘肃省1总计333
表5 2021届硕士研究生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
生源地人数
河南省25安徽省24山东省21湖北省19上海市15江苏省15陕西省14江西省14浙江省12山西省10辽宁省9黑龙江省7湖南省7四川省6云南省4河北省4天津市3重庆市3福建省3广东省3吉林省2甘肃省2新疆维吾尔自治区2内蒙古自治区2北京市1贵州省1
表6 2021届博士研究生毕业生生源分布情况
生源地人数
安徽省22河南省18山东省15江苏省14湖北省10浙江省10江西省9湖南省7上海市6山西省6河北省6四川省5陕西省5贵州省5福建省4辽宁省4甘肃省3广东省3黑龙江省2吉林省2内蒙古自治区2重庆市2云南省2海南省1广西壮族自治区1
(二)毕业生整体去向截至2021年12月30日,2021届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7.38%。本科、硕士和博士毕业生就业率分别为9550%、98.24%、100%。毕业生中前往国家重要行业和领域就业人数比例达60.43%。2021届毕业生整体毕业去向分布如下图所示。
图1 2021届毕业生整体去向情况
19名暂未
业毕业生中,1名本科毕业生和2名硕士毕业生备考基层公务员,1名硕士就业去向待定,其余14名本科生和1名硕士拟继续求学深造。
三、2021届本科毕业生去向分析(一)整体去向分布2021届共333名本科毕业生,整体就业率为95.50%。本科毕业生以境内升学与境外深造为主要毕业去向,升学率达81.98%;就业的本科毕业生占比为13.51%,就业均年薪为14.60万元。本科毕业生整体去向分布以及各学院本科毕业生去向情况如图2和表7所示。
图 2 2021 届本科毕业生整体去向分布
表 7 各学院 2021 届本科毕业生去向情况
学院毕业生数境外深造境内升学就业暂不就业签约就业合同就业灵活就业
物质科学与技术学院9027465075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4715261221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1965210717299合计333941792341815
(二)境内升学情况179名本科毕业生境内升学,占比为53.75%。与2020届相比,呈现上升趋势(2020届为149位,45.43%占比)。境内升学的主要去向为本校,占境内升学总人数的80%,其他则进入中国科学院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