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2020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前言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按国家计划面向全国统一招生,主要培养铁路运输、医药化工、信息工程、建筑工程、机电工程和经济管理等高级技术人才。多年来??学院始终坚持"服务社会,一切为了学生"的办学宗旨,以"开放式办学,封闭式管理,一体化服务"的模式,贯彻"教学与管理并重,理论与技能相长,学业与就业一体"的教学指导思。大力开展高等职业教学改革,以校办产业实体努力探索 "产学结合、一体服务"的办学经验,培养出社会急需的实用人才,得到社会的充分认可。学院还设有国际文化交流中心,与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的11个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具有聘请国外专家的资格。在美国建立"新墨西哥州州立大学孔子学院",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联合开展3+2专本连读的教学模式,培养高素质、高水平的复合型的国际人才。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突出重要位置,实施"一把手"工程,形成"领导主抓、部门统筹、学院为主、多方配合、全员参与"的就业工作体系。建设有一支高素质的校内外就业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全面加强毕业生就业创业教育、指导和服务,积极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高度关注就业弱势群体,始终坚持以服务毕业生和用人单位为中心,健全和完善毕业生就业市场服务体系。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创青春"创业大赛、"挑战杯"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科技创业计划大赛等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以及优势学科竞赛和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团队精神、创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助力??生的创业实践,引导大学生成为从被动适应社会需求转变为主动创造就业岗位的创新型人才。2020年,我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在上级主管部门和校党政领导的正确领导下,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经过全校师生共同努力,确保了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基本稳定与提升。大学的核心是培养人才。就业工作,是完成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也是社会评价一所高校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准。石家庄科技职业学院一直高度重视就业工作,严格落实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责任制度,落实招
第一部分 2020年毕业生就业总体情况我校为高高专院校,2020年共有毕业生1182人,就业983人,升学70人,就业率达83%以上。(数据来源: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管理与监测系统")一、毕业生规模1. 毕业生性别分布我是一所以工程类、技术型学科为主体的院校,毕业生男生多于女生。
2. 毕业生分学科门类(专业大类)分布近几年,铁路类专业为较热门的专业,这与近几年我国高铁快速发展,社会需求量增加有直接关系,我校铁路轨道交通运输系的比率占58.21%;其次以医药类、信工类为主,各占毕业生总人数15.23%与8.46%。
3. 毕业生分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专业、性别分布毕业生中,机电、建筑工程、铁道类专业男生明显多于女生,机电专业男生所占比例达到100%;医药类、经管类专业女生所占比例高于男生。
4. 河北省生源毕业生分布我校共有河北省生源毕业生746人,各地市生源分布为石家庄生源明显多于其他城市,约占河北省生源的49.06%;秦皇岛、廊坊市生源明显少于其他城市,分别占河北省生源的0.8%和2.14%。
5. 非河北省生源毕业分布我校非河北省毕业生生源共436人,较多,这与2017年我校在外省投放计划数加多有直接关系,其中甘肃省生源占据人数最多,比例高达36.47%。在非河北省生源中,部分受到招生和就业服务历史的影响,如新疆。
6. 特殊身份(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少数民族、家庭困难)毕业生分布我校毕业生中特殊身份的学生人数分布如下图,学生党员与学生干部由班级投票推举产生;家庭困难的学生经学校调查评审选出,大部分为农村生源。
二、毕业生毕业去向
1. 毕业去向分布我校毕业生去向为就业,升学与待就业。所占比例如下表。
2. 毕业生分学科门类(专业大类)、专业毕业去向分布我校毕业生去向主要分为就业,其中就业的毕业生占83.16%,;升学5.92%。
3. 就业毕业生分就业类型分布我校毕业生就业形式主要为合同就业,所占比例为63.68%。
4. 特殊身份毕业生就业情况我校特殊身份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均水平,其中毕业生中学生干部和学生党员尤为明显,就业率高达100%。
三、毕业生就业流向1. 毕业生就业地域流向总体分布(与该地域毕业生源数对比)河北省内一般地市
业生回生源地就业低于50%,省会石家庄市就业的毕业生达到34.74%、其周边城市保定市就业的毕业生达到71.05%,其中衡水市就业的毕业生比例最高,高达133.33%。河北省内就业的毕业生,在石家庄市、衡水市和保定市就业居多。
2. 毕业生非河北省就业地域流向分布河北生源毕业生就业外流倾向比较明显,特别是到北京、山西省趋多,远高于当地生源数。
3. 毕业生分性别、就业行业分布我校毕业生就业行业分布体现了工科院校的特点,毕业生主要在建筑业、制造业等行业就业,其中在工程类行业就业的毕业生以男生为主,其中以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行业最为明显,男生所占比例达79.58%。
4. 毕业生就业单位性质情况我校毕业生主要集中在地方基层中小微企业就业,其他性质单位较少。
5. 特身份毕业生(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少数民族学生、特困生)就业情况我校特殊身份毕业生中学生党员、学生干部、家庭困难毕业生就业率要高于平均水平,而学生干部、学生党员毕业生尤为明显,就业率达100%。
第二部分 就业工作主要特点我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有关毕业生就业政策文件和"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把毕业生就业提高到事关大学生个人发展和价值实现、事关经济提质增效和转型升级、事关民生改善和社会和谐稳定,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全面强化就业指导、就业服务、就业管理,立足河北、面向全国,坚持服务艰苦行业、服务地方基层,千方百计拓宽就业渠道,保障毕业生就业。
一、领导重视,机制健全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多次召开就业工作协调会和专题讨论会,坚持实施 "一把手"工程,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学校党政工作要点、学生工作要点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服务学生的重要实事。主管部门发文详细安排,制定年工作目标和个学院量化考核指标,形成"领导主导、部门统筹、多方配合、全员参与"的校内就业工作体系。校领导统筹全局,就业中心牵头组织,学生处、团委、后勤等部门密配合,极大地改善了招聘服务、职业辅导、办公管理等服务环境,提高了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吸引力和招聘服务的满意度。各系具体落实,实现了"全员重视就业、全员参与就业"的就业工作格局。
二、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建设,完善管理激励制度建设高素质就业创业指导专家队伍,强化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是保障就业工作的前提。学校注重就业创业指导队伍的建设与发展,就业中心作为学生就业做的主要力量在学生的就业工作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为了进一步提高辅导员的专业化水平,学校有针对性的开展就业相关培训,如对毕业年级辅导员进行就业信息管理系统培训和就业派遣等业务培训。
三、构建全程化的职业发展教育体系学校构建了以课程教学为核心、专题讲座为辅助、网络学堂为补充的全程化课程教学体系和以新生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