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发展质量

2022年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报告中关于职业教育的新论述为我国职业教育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指明了前进方略。修订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教育法,召开了首届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大会,部署实施了学校办学条件达标工程和“双高计划”中期绩效评价,职业教育的法治化制度化全面加强,体系化类型化程度更加完善,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显著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适应性进一步增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人力资源和技术技能支撑。

教育教学质量

学院坚持“升本、建高、提质、创特”主线,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效果导向,坚持智能化、融合化、集群化发展,着力打造十大专业群;从团队、业、技能、课程、课堂五个维度入手,深化教师、教材、教法“三教改革”,学院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双高”中期绩效评价验收,超额完成预期目标。护理类教师培训基地成功入选国家级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获省级教学成果奖32项,立项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1项,2022年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3项。建成国家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门
省级职业教育在线精品课程10门。获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24项。学院入选“首批全国急救教育试点学校”“全国第一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试点校”。

国际合作质量

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接重点产业搭建国际平台,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院在国(境)外开办学校3所,有4位教师在国(境)外组织担任职务。牵头?展几内亚“中文+职业技能”和“中文 +汽车检测与维修”2个海外培训项目。立项教育部语合中心“汉语桥”项目2项。“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获批首批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智能制造领域”试点单位与专业,也是山东省唯一一所工业机器人技术专业入选的试点院校。立项建设“非洲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6项,学生参加国(境)外技能大赛获奖数量6项。成功申报2023年海峡两岸(滨州)护理高峰论坛项目,学院成为“中国(山东)—东盟职业教育产学研基地”首批成员单位。

服务贡献质量

积极融入“双型”城市建设,瞄准十强产业,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技术技能积累能力、服务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等三大功能,紧密对接区域产业格局,以产品研发、工艺改进、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等为主要内容,深度嵌入区域支柱和新兴产业价值链,为产业迈进中高端提供技术服务,立项山东省高等学校新技术研发中心2个;开展各类社会培训,为企业量身打造高技能人才,全面助推产业升级、新型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全面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院被认定为“山东省乡村振兴示范性职业院校”。“鲁彬之”团队连续8年承接教育部职教周网络宣传任务。

政策落实质量

滨州作为全国首个“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试点城市”,先后出台了关于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
建设的实施方案滨州市职业教育提质培优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关于建设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城市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学院作为“职业教育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试验校”,按照“一校一案”要求,制定学院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全面推进“双高”建设和职业技术大学创建工作,主动对接产业发展,打造职教高地,积极融入“双型”城市建设,提质培优。发布滨州市职业教育服务城市发展报告,总结的职业教育滨州模式在全国推广,获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郝明金高度肯定。牵头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研究中心质量评估委员会“职业本科院校办学能力评估”工作。

面临挑战

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亟须职业教育向更高水平发展迈进。职业教育明确类型定位,山东省推动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职业教育发展面临新挑战。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