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年度报告(2021)
1. 聚焦双师队伍建设
在质量年度报告(2021)中,提到了建立高水平双师队伍的重要性。根据报告数据显示,学校完成了技术服务项目335项,其中有23项是5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这些项目的完成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声誉,也为双师队伍的建设提供了实践基础。2. 产教深度融合
报告中指出,学校通过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基本路径,推进"产学研创"协同发展。其中,南康区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竣工勘测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为3498.55万元,石城县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为8745.26万元,会昌县小密乡等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更是高达30333.85万元。这些数字充分展示了产教融合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3. 教师培训与评价
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到了建设高水平"三大工程",其中包括师德培育工程、人才立校工程、名师名匠工程。这些工程的实施,有?于打造高水平双师队伍。同时,报告还提到了教师能力提升成效,数据显示,2018年科研创新团队有48个项目,2017年有49个项目,2016年有49个项目。这些数字反映了学校在教师培训和评价方面的努力。4. 技术服务项目
报告中详细列出了2020年完成的技术服务项目情况,其中包括大余县2018年棚户区改造项目、赣州市章贡区贺家坪返迁安置房项目、上犹县黄埠镇中心小学迁建工程等。这些项目的完成不仅提升了学校的技术实力,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实践机会。5. 经济效益展示
报告中提到了完成项目的经济效益,例如南康区2019年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为3498.55万元,石城县2019年项目的预期经济效益为8745.26万元。这些数字展示了学校在技术服务领域取得的显著成果。6. 学生发展与就业
质量年度报告中还包括了学生发展与就业情况。数据显示,近三届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变动趋势良好,毕业生就业区域对比、主要就业单位对比等数据也显示出学生就业质量的提升。7. 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
报告中提到了教学改革和课程开发的重要性。学校在2020年开设了841门线上课程,线上课程的平均学生数为22.6人。同时,教学满意度调查,思想政治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满意度均在93%以上,这反映了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8. 国际交流与合作
最后,报告中还提到了学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情况。数据显示,2020年有9项国际技能大赛获奖,这反映了学校在国际交流领域的积极参与和成果展示。通过以上八个维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学校在双师队伍建设、产教融合、教师培训、技术服务项目、经济效益展示、学生发展与就业、教学改革与课程开发、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这些数据和实践案例充分展示了学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优势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