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分析
根据调研数据,2018届毕业生就业率整体较高,其中专业对口度过90%的专业有生物科学、音乐学、学前教育等。就业去向主要集中在制造业、金融业、农、林、牧、渔业等行业,其中社会招聘是主要招聘途径,占28.57%。
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显示,道德观、价值观与行为礼仪等基本素养得分最高,为95.80%,而专业技能掌握水平及实际操作能力得分为90.76%。就业质量模型分析显示,毕业生在临场反应、职业素养、对应聘单位的了解准备等方面有待提高。
毕业生就业过程及影响因素分析
超八成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能在半年内适应工作岗位,其中有54.62%的单位认为毕业生能在3个月内适应。大部分用人单位认为一般情况下需要1-3年时间将毕业生培养成为中层管理人员。
未就业毕业生情况分析
未就业毕业生主集中在专科专业中,专科总体就业率为82.81%,就业满意度为93.41%。未就业原因主要包括择业关注因素、求职面试次数、求职困难等,希望从学校获得更多就业帮助。
毕业生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就业率趋势发展分析显示,毕业生规模变化趋势逐年上升,初次就业率也在增长。单位性质趋势发展分析显示,市场营销、会计与统计核算等专科专业就业综合指数较高。
学校就业创业工作
学校在就业创业工作中取得了一定成效,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就业服务工作满意度较高,其中对就业网站建设及信息服务的满意度为97.48%。用人单位建议加强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的服务。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各项能力评价显示,英语能力得分最高,为93.69%,而数学教育专业的综合就业指数较低,为27.05%。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在临场反应、职业素养、对应聘单位的了解准备等方面需要加以改进。
用人单位对学校的评价与建议
用人单位对学校的就业服务评价较高,其中对就业网站建设及信息服务的满意度为97.48%。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在毕业生与人交往能力的培养、职业素质的培养等方面有提升空间,建议加强应届毕业生就业指导、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