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
1. 毕业生就业率分析
根据2019 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告,本校毕业生就业率整体较高,其中装备制造大类、旅游大类、公共管理与服务大类等专业就业率均超过98%。具体数据显示,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就业率达到100%,审计学、商务英语、文化业管理等专业也表现优异,就业率在90%以上。2. 就业方式多样性分析
报告显示,毕业生的就业方式多样,包括劳动合同就业、自主创业、升学、出国(境)、应征入伍等劳动合同就业是主要方式,占比较大;自主创业和升学也有一定比例。此外,基层项目就业、个体经营、科研助理等新兴就业方式逐渐受到重视。3. 就业结构优化调整
高校为适应市场需求不断优化专业设置,增设网络与新媒体、艺术与科技、机器人工程等专业。通过灵活设置和调整优化专业方向,学校努力培养符合市场需求的新型专业人才,提高专业的市场适应性。4. 教育教学方法优化
学校以就业为导向,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优化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情景教学、案例教学等方法得到应用,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和技能。建立实验实训基地,增强学生专业技能的实操性。5. 就业服务工作考核机制完善
学校完善毕业生就业工作考核机制,结合实际更新修订考核办法。通过定?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将就业工作过程性考核、就业情况考核、优质就业考核纳入考核体系,推动就业工作有序、有效开展。6. 社会满意度调查与就业服务优化
学校开展社会满意度调查,对就业服务工作进行优化。通过统一问卷调查和后续跟踪回访,针对用人单位反馈的问题进行应对和处理,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工作,更好地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提供服务。7. 专业就业率分析
根据报告数据,本科各专业中,电子信息工程、审计学、商务英语等专业就业率较高,超过90%。专科各专业中,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电气自动化技术、人力资源管理等专业就业率达到100%。专业就业率的提高反映了学校专业设置的有效性。8. 就业趋势展望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面临新的挑战和机。学校将继续优化就业服务工作,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不断调整专业结构,促进教育教学方法创新,以适应未来就业市场的需求,为毕业生的职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通过以上八大维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学校在毕业生就业质量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不断优化专业设置、教学方法、就业服务工作,将有助于提高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他们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发展提供多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