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师范大学2019年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1.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的总体评价
根据报告显示,有54.71%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能在3个月内适应自身的岗位工作,30.00%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3-6个月,而只有15.29%的用人单位认为需要6个月以上。这表明学校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较强,尤其本科生在3个月内适应岗位工作的比例高于研究生。
2. 不同类型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的评价
根据调研结果,外资企业中有66.67%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能在3个月内适应岗位工作,其次是民营企业(65.45%)和党政机关单位(60.00%)。这显示不同类型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评价存在一定差异。
3. 不同规模用人单位对毕业生岗位适应能力的评价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能在3个月内适应岗位工作,其中50人以下规模的用人单位占比最大(62.16%),其次是-150人规模(54.72%),再次是1001人及以上规模(52.78%)。这表明不同规模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岗位适应能力评价也存在差异。
4. 用人单位对学校就业工作的建议
5. 加强学校与用人单位合作
报告指出,学校应进一步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及时回应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了解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巩固合作关系。这有助于提高学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发展。
6. 提升毕业生个人品质
根据报告数据,不同行业对毕业生的个人品质评价存在差异。教育行业对毕业生道德修养的满意度最高,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对各项个人品质的满意度也较。学校可以通过加强德育教育和个性化培养,提升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个人品质。
7. 深化就业指导服务
报告建议学校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包括组织相关讲座、强化就业指??师队伍、开通一对一就业指导渠道等。这些有助于解决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提高就业指导的质量和效果。
8. 拓展校企合作领域
最后,报告提出拓展校企合作领域,通过多种形式的合作,促进校企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这有助于学校就业工作的持续改进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