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区域分析

根据外交学院2020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就业区域主要集中在北京市(68.63%)、上海(2.94%)和广东(1.96%),同时有3.92%的毕业生选择在西部基层就业。

重点单位分析

外交学院2020届毕业研究生主要就业于外交外事、媒体、金融、法律、科研教育
重点行业。主要就业单位包括外交部、中联部等政府机关,新华社、人民日报等事业单位,以及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国有企业。

基层就业分析

截止2020年10月31日,外交学院2020届毕(结)业研究生中共有13名同学选择到基层和西部就业,这反映了学院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鼓励毕(结)业生到基层一线和西部工作的努力。

继续深造情况分析

根据报告,2020届毕业生中有3%的学生正在准备考研,这表明一部分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以提升自身学术水平和就业竞争力。

就业单位性质情况及占比分析

报告显示,外交学院2020届本科毕业生直接落实就业的主要单位性质为党政机关(45.10%)、其他企业(21.57%)和三资企业(7.84%)。这反映了学生就业倾向于政府机关和企业。

就业状况调查

根据调查数据,毕业生从开始求职到最终落实工作平均用时5.31个月,平均收到录用通知2.38个。就业能力及期望分析显示,大部分毕生认为所学专业与落实工作相关度较高。

用人单位评价与反馈

毕业生对目前已落实工作的满意度较高,97.10%的毕业生对工作单位表示满意。同时,对就业教育及服务的满度也较高,特别是个体职业咨询和团体职业辅导。

就业工作措施

学院采取多措并举的就业工作措施,包括加强就业政策宣讲、提高就业指导水平、实行动态管理和精准分类帮扶等,以提供更有力的就业和创业渠道及环境。
这篇文章总结了外交学院2020届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从就业区域、重点单位、基层就业、继续深造、就业单位性质、就业状况调查、用人单位评价与反馈以及就业工作措施等多个维度进行了分析。通过数据和调查结果,展现了毕业生就业现状和学院就业工作的成效。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