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学院与企业紧密合作

2019年度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到,学院与191个企合作,开展订单培养工作,涉及酒店管理、森林生态旅游、木材加工技术等8个专业。订单培养学生共144人,其中酒店管理专业订单学生占比12.84%,森林生态旅游为11.23%,木材加工技术为10.49%。这种紧密的产教融合模式,有助于培养与市场需求契合的人才,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国际交流:拓展合作与科研项目

学院在国际交流方面也取得进展,与
拿大爱德华王子岛大学合作开展本科试点项目,选派教师赴加拿大进行合作。同时,教师还参与中国科学院项目,赴缅甸进行科考。这些国际科研项目的实施,为学院师生提供了更广阔的学术流平台,促进了学术研究水平的提升。

教材建设:多样化教学资源

学院在2019年积极开展教材建设,申请国家规划教材3部,校企合作开发教材5部,编写特色教材6部,开发实训教材4部。其中,特色教材中草药栽培技术、Photoshop应用设计等受到学生欢迎。这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丰富了课程内容,提升了教学质量。

智慧校园建设:信息化教学条件优越

学院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拥有千兆主干校园网,网络多媒体教室135间,教学用计算机1715台。每百名学生拥有教学用终端计算机9台,信息点达4100个,数据资源达8000GB。校园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信息化教学条件优越,为教学、教师、学生信息应用提供了良好支持。

学生就业去向:服务地方经济

学院2019届毕业生就业去向数据显示留在当地就业的毕业生占67.04%,到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就业的毕业生占83.22%。学院为本省、西部和东北地区培养了大量技术技能人才,为地区经济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挑战与对策:应对国家政策变化

学院面临国家职业教育政策变化带来的挑战,如“职教20条”、双高计划等,对学院改革发展提出新要求。学院通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优化专业结构等对策,努力提高教育质量,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服务本地企业:促进产业发展

学院积极服务本地企业,2019届毕业生中有1053人到本地企业就业,其中937到私营企业就业,占就业人数的89%。这种服务本地企业的,有助于促进地方产业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专业建设:适应产业发展需求

学院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与云南产业需求匹配度高。通过构建生态环境工程、园林园艺、木材加工、建筑工程等专业群,学院适应了云南主要产业的发展需求,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
这篇文章以学院的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为基础,从产教融合、国际交流、教材建设、智慧校园建设、学生就业去向、挑战与对策、服务本地企业、专业建设等八个维度进行了分析总结。学院在各方面取得的成绩和面临的挑战,展现了学院在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和产业服务方面的努力和成就。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