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创业教育金融与投融资环境
浙江科技学院2021年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中提到,创新创业教育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重要角色。数字技术的发展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如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元的就业形态。数字经济的崛起也影响着金融与投融资环境,为创业者提供更多融资渠道。
2. 毕业生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和创新创业典型代表案例
报告中提到的毕业生自主创业案例展示了学校毕业生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能力。例如,环境工程专业的学生温小豪领导的项目,通过研发可降解高分子渔网材料,实现了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这些案例不仅带动了就业,也展示了学校毕业生在数字化转型中的创新潜力。
3. 毕业生就业工作
校党委书记龚建立领衔的"就业提升"专项行动,以及学校特色的"八个坚持"的就业工作经验,为毕业生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报告中的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90%,就业质量也持续提升,这些的有效性得到了验证。
4. 就业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对就业发展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双循环"经济格局的塑造将对就业产生深远影响。随着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新发展格局形成,劳动力市场将迎来重大变化,就业结构性矛盾将成为主要挑战。数字化转型将带来更多就业机会,但也需要适应新形势的就业政策和机制。
5. 浙江省教育考试院提供的网络调查数据
报告中提到的网络调查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整体较高,各专业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也有所提升。例如,土木工程专业的就业率达到91.89%,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就业率更是达到100%,展示了不同专业在数字化转中的就业优势。
6. 创新创业教育和自主创业情况
学校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也取得了积极成果。报告中提到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机制建设、创新创业课程教学等,为学生提供了全方位的创新创业支持。自主创业案例的成功也激励更多学生积极投身创新创业领域,推动了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发展。
7. 对招生工作的反馈
报告中对招生工作的反馈显示,学校在专业设置上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优化专业布局,与浙江省主导产业对接,为学生提供与社会需求契合的专业培养。招生与就业联动机制的建立,也为学校招生工作的精准性和有效性提供了保障。
8. 对就业工作的反馈
建立多维度立体化的就业指导服务体系与职业生涯发展指导延伸机制,是学校对就业工作的重反馈。面对数字化转型带来的新挑战,学校不断创新工作思路,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努力实现更充分就业和更高质量就业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