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概述
中国传媒大学充分利用专业特色优势,通过新媒体平台打造立体式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实现了就业服务信息的个性化、交互式推送。截至2015年10月底,学校就业指导中心网站的日平均浏览量达到3000余次,微博粉丝量超过760人,微信用户订阅人数超过6000人。2. 就业服务信息的多样化推送
学校依托网站、微博、微信、短信、手机报等新媒体平台,精准定位,合理传播。不同平台针对性推送就业资讯与辅导信息,保证信息的实时性和个性化。特别提高微信的推送频率,每周一期"就业微报"主打深度专题辅导,每日一期"信息速览"专攻招聘信息速递。3. 新版毕业就业数据管理平台的应用
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自主研发的新版毕业生就业数据管理平台实现了毕业生基础数据管理与维护的精确化、就业手续办理办公网络化、各类就业报表统计便捷化新系统得到了上级部门和各兄弟院校的充分肯定。4. 就业市场需求分析
面向2015届毕业生,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共收集发布了1178家用人单位的1484条需求信息、51695个岗位需求,总体供需比达到1:14.27。52.29%的需求单位为传媒行业及相关工作,其中新闻传播、播音主持、理工科、广告等专业类别需求较好。5. 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作评价
绝大多数用人单位对中国传媒大学就业工作服务情况表示满意,其中,"很满意"的比例为58.49%,"比较满意"的比例为35.85%。用人单位认为学校就业工作人员服务到位,招聘宣传工作有特色。6. 毕业生就业去向分析
根据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大部分毕业生选择前往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其他事业单位、三资企业工作。其中,前往其他企业(31.56%)、国有企业(25.05%)和其他事业单位(14.20%)工作的毕业生占毕业硕士研究生签约总人数的70.87%。7.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情况
就业单位性质分布显示,其他企业、国有企业、其他事业单位、三资企业是毕业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去向。其中,前往其他企业(31.56%)、国有企业(25.05%)和其他事业单位(14.20%)工作的毕业生占毕业硕士研究生签约总人数的70.87%。8. 就业单位行业分布情况
根据需求信息行业分布统计,文化、体育和娱乐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教育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行业。其中,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占35.70%,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24.56%。这篇文章通过分析中国传媒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的各个维度,全面展现了学校在新媒体时代下就业服务与需求的情况。从就业信息推送到就业市场需求再到毕业生就业去向,透露出学校就业工作的成果和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