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生信息反馈机制

根据浙江省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学校高度重视应届毕业生对人才养各环节的质量信息反馈。通过问卷调查、走访用人单位、联系校友等方式,征求毕业生、用人单位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并向教务处、学生处等部门进行反馈。今年,对3863名2018毕业生发放了问卷,3009名学生做了有效反馈,发现学校毕业生对学校教学工作的整体满意率为84.71%,各个维度均值在3.00-4.46之间。

2. 就业流向情况分析

根据报告显示,浙江省高校2018届毕业生就业流向主要集中在浙江省内,其中杭州市占就业总人数的54.50%,其他依次为宁波市、嘉兴市、绍兴市、金华市和温州市。此外,有6名毕业生选择志愿服务西部地区和浙江省欠发达地区,其中有1名毕业生奔赴西藏基层就业。

3. 自主创业、未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就业结果分析,大部分毕业生意向选择知名企业或薪企业。未就业毕业生情况较少,多数毕业生选择继续深造或自主创业。

4. 对专业设置的反馈

根据报告显示,学校将继续推进符合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的新兴特色专业建设,同时改造提升传统专业。学校将对就业率低位运行的专业进行原因分析和改进,构建一个尊重规律、立足校情、着眼需求的专业体系。

5. 对教学工作的反馈

学校将在教学工作中继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推进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工作,调整和优化课程设置、推进课堂教学改革创新,不断探索促进教师激情投入、学生切实受益的日常教学活动新模式。

6. 对人才培养的反馈

学校将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养适应国家质检事业需要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加强学生独立精神、自主意识、创新能力的培养,培养成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7. 就业趋势及工作思路

根据2019年就业工作思路,学校将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研究生就业创业工作机制,唱响基层就业主旋律,广泛应用"互联网+"就业新模式,积极开展研究生创业服务工作,做好研究生就业跟踪调查和校友工作。

8. 研究生就业工作对教育教学的反

毕业研究生就业质量是评价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指标,学校建立了"就业与招生"、"就业与学科建设"、"就业与学位点"紧密挂钩的工作机制,促进毕业研究生充分、优质就业,实现"招生-培养-就业-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
浙江省高校就业质量报告及人才培养情况分析SEO文章.docx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