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北京经贸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创业质量报告
一、毕业生基本情况及就业状况
毕业生基本情况
2023届学校共有高职毕业生511人,其中北京生源220人,占43.05%;京外生源291人,占56.95%;女生291人占56.95%;汉族457人,占89.43%;少数民族54人,占10.57%;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1人,占0.2%;共青团员321人,占62.82%。就业状况
2023届毕业生升入大学本科86人,签订劳动合同48人,应征入伍30人,其他录用形式就业311人,自主创业2人,自由职业5人,截止到12月31日,毕业生中已落实就业去向的481人,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4.13%。二、毕业生就业质量分析
毕业生工作与所学专业相关度
60.00%的毕业生认为从事工作与所学专业"很相关"或"相关",16.43%认为"不相关"或"很不相关",23.47%认为"一般"。毕业生薪酬待遇
毕业生在工作落实单位转正后的平均税前年薪为6.74万元,比2022届毕业生6.87万元减少了1.9%。毕业生就业区域
66.20%的毕业生选择在直辖市或省会城市工作,7.98%在地级市,7.98%在县级城市,15.02%在乡镇,2.82%在农村。用人单位性质
62.34%的毕业生在民营/私营企业就业,3.14%的毕业生在事业单位就业,1.26%的业生在机关单位就业,0.83%的毕业生在国有企业就业。
就业主要行业
毕业生就业量最大的前5个行业依次为: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13.34%,批发零售业12.55%,??育8.5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7.95%,文化、体育和娱乐业6.07%。毕业生就业满意度
总体来看,73.24%的毕业生对目前已落实工作"很满意"或"满意"。具体看,毕业生对工作地点"很满意"或"满意"的比例最高(72.77%),其次是工作稳定性(70.42%)。三、就业创业工作主要做法1、领导高度重视。今年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就业岗位相对减少等多重因素叠加,使今年就业工作压力增大,校领导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多次召开院务会和就业工作推进会,研究分析就业形势和可能出现的困难,了解并精准掌
毕业生就业进展和求职意向,加强对就业形势的研判,帮助各系解决毕业生就业实际困难,教育引导毕业生以积极的心态求职就业。同时,细化就业服务,创新工作方法,努力提高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实效性,学校建立了激励机制,制定了2023年毕业生就业工作奖励实施办法,有力地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2、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学校成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和就业工作专班,各系也相应成立了就业工作小组,形成了校、系、辅导员三位一体的就业工作机制,有力地推动了毕业生就业工作。3、积极开拓就业渠道。就业部门力开拓京内外就业市场,动员引导毕业生到二、三线城市,到中西部地区和生源所在地就业;加强与重点行业、重点单位以及兄弟院校的联系并争取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毕业生提供更多的就业信息和岗位;用足用好政策性岗位,鼓励符合条件的毕业生积极报考"三支一扶"和社区基层服务岗位项目,鼓励和支持毕业生参军入伍,2023届毕业生有30人参军入伍;教育引毕业生积极适应新领域、新业态就业,在直播代购、自媒体等新领域寻求新的工作岗位;推进书记、院长访企拓岗促就业工作,发动全校教职员工通过校友、同学、朋友等人脉资源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岗位;组织好校园双选会和专场招聘会、企业宣讲会,学校招聘会有近50余家企业参与,提供的就业岗位达1100余个,同时,积极组织毕业生参加政府及行业协会等机构举办的各类线上线下就业招聘会和供需见面会。4、全力做好毕业生的就业指导服务。就业指导工作的重点是做好毕业生思想教育工作。把毕业生思想政治工作与解决他们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积极教育、引导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把个人的前途融入到国家需要和社会发展的大局中,主动到城乡基层和中西部地区建功立业。5、关注困难体毕业生。学校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就业困难、残疾和少数民族学生的就业帮扶力度,将此项工作作为一项重点任务来抓。各系均建立困难毕业生就业工作帮扶台账,实行"一人一策"精准帮扶和个性化指导服务,切实帮助他们解决经济上、心理上、求职技巧上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学校45名困难毕业生已有44名同学实现就业,就业去向落实率为97.78%.6、加强毕业生就业数据核查力度,确保就业信息真实有效。学校严格落实教育部"四不准"要求,将毕业生就业信息的真实性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此项工作,采取了切实有效的工作机制和措施,对毕业生就业进展情况实施周报和日报制度。对已提交就业信息的毕业生,学校就业部门、学院督导室和各系三方逐一核实毕业生就业信息,从而确保了毕业生就业信息真实有效。7、扎实做好就业创业教育。学校严格落实上级文件和精神,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以及创新创业课程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设定为必修课,制定了职业生涯与职业规划教学标准,同时开有公共选修课大学生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以及各系结合专业建设开设的就业与创业的专业选修课。必修课1-4学期完成,采用模块教学,一年级上学期进行专业与就业教育,一年级下学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二年级上学期进行职业素养教育和职场能力与求职面试,二年级下学期进行就业创业教育与就业政策教育。思政部基部负责学校就业与创业教育,设有教研小组,定期开展教研活动研究课程建设,以教师基本功大赛、教学能力大赛等活动提升老师的授课水平和能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遵循学生的实际,结合年级特点、专业差异、企业等对人才素质要求,从内容设计和教育程度两个维度,提出四级阶梯式课程建设思路,按四个学期四个模块进行教学和设计。同时把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就业创业基础课与专业相结合、理论教学与就业宣讲和人才招聘等实践环节相结合、把课堂教学与企业讲座相结合与网络课程相结合,实现了课程建设的目标任务,取得了较好的实效,促进了学校学生的就业及创新创业工作。2023年学校以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为抓手,在全校学生中进行了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观念、能力及技能的咨询和培训提升,以赛促学、以赛促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今后我们将继续做好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加强对毕业生职业规划和就业、择业观的教育和引导,帮助毕业生筑牢正?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加强就业创业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升就业工作管理人员和辅导员业务能力和水平,扎实做好2024年毕业生的就业创业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