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毕业生就业情况分析

根据文档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各行业典型单位中,民营企业和三资企业是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选择,占比分别为43%和43%。在各地区的就业情况中,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北京、长春等地区是毕业生就业的热门地区,贡献度较高。此外,毕业生在省内就业的比例也较高,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

2.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分析

根据文档中的数据,有303家用人单位参与了对毕业生的评价,其中87%的单位对毕业生表示满意以上,仅有3%的单位表示不满意。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评价较高,显示出毕业生的基本能力能够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3. 就业服务和求职分析

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通过专业求职网站、朋友和亲戚以及媒体等渠道获得招聘信息。就业服务中,职业发展规划和面试技巧辅导是毕业生接受的主要服务,有效性较高。然而,仍有20%的毕业生表示没有接受任何求职辅导服务。

4. 就业能力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评价中,人际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方面得到较高评价。但在专业水平、计算机能力、外国语能力等方面仍有提升空间,需要进一
加强和提高。

5. 就业教育和培训

学校通过课程教学和就业能力拓展训练等方式,提高毕业生的职业素养和就业能力。2016年,共有760学时的生涯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463名学生参加了就业能力拓展训练,有效提升了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6. 区域贡献度分析

从区域贡献度来看,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北京、长春等地区对毕业生就业贡献度较高。在省内就业的比例也较高,呈现稳定上升的趋势。各地区的就业市场需求不同,毕业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就业地点。

7. 求职成功信息渠道分析

毕业
获得第一份工作的主要渠道是通过专业求职网站,其次是通过朋友和亲戚得到招聘信息。这些信息渠道的有效性对毕业生的求职成功起到了重要作用,需要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多方面获取信息。

8. 就业市场拓展和校企合作

学校通过与各行业典型单位合作,拓展就业市场需求平台,为毕业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校友企业招聘平台和校地市场合作平台也为毕业生提供了更多选择。通过不断完善就业教育和服务体系,学校助力毕业生顺利就业。
毕业生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评价分析报告.docx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