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与

浙江大学积极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提升毕业生就业质量。根据报告数据,80.69%的毕业生选择就业地点在"一带一路"相关省份,展现了学校服务国家重点区域发展的努力。

毕业生就业基本情况分析

毕业生的就业去向多样化,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领域。其中,到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占比达22.04%,显示毕业生就业市场竞争力较高。

毕业生求职投入与收获

数据显示,毕业生平均投递简历14.5份,求职时间为2.2个月,获得6.3次面试机会,收到2.6份录用通知。其中,31.91%的毕业生获得6次以上面试机会,21.31%的毕业生获得3份以上录用通知函,展现了毕业生积极的求职态度和较高的就业收获。

岗位匹配情况分析

就业岗位与所学专业相关度较高,72.00%的毕业生反馈工作与专业相关。毕业生对工作满意度较高,76.65%的毕业生对目前工作满意,显示毕业生对就业岗位和内容认同度较高。
就业单位性质与行业分析毕业生就业单位主要分布在三资企业、其他企业、事业单位等,其中79.29%的毕业生就业于其他企业。就业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等领域,展现了毕业生就业领域的多元化。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养评价

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职业能力素养的重要性认同度较高,均在4.49分以上,其中最受青睐的能力素养为职业道德规范、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意识、团队合作能力。97.31%的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总体满意度评价为"非常满意"或"基本满意",97.47%的用人单位认为毕业生的发展潜力为"非常好"或"比较好",显示毕业生能力素养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

升级服务,织好就业保障大网络

学校通过深化校地企链接、创新工作模式、打造数字就业等,积极推动毕业生就业。2021年举办线上线下招聘会1289场,提供5万余个就业岗位,覆盖学生约3万人次,确保就业信息推送不间断,展现了学校为毕业生提供全方位就业服务的努力。
这篇文章以浙江大学2021届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为基础,分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特色、基本情况、求职投入与收获、岗位匹配情况、就业单位性质与行业分析、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能力素养评价以及学校升级服务。展现了浙江大学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努力和成果。

点赞(0)
发表
评论
返回
顶部